首页

foot国产女王脚视频

时间:2025-05-25 05:03:23 作者:财经深一度|创新激发增长动能 民营上市公司经营质效稳步提升 浏览量:85734

 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,资本市场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平台。近期,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完毕,民营上市公司“成绩单”出炉。在资本市场助力和民营企业向“新”发展实践下,民营上市公司韧性与活力持续释放。

  目前,A股近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是民营企业。科创板、创业板、北交所约八成公司是民企,新三板约九成是民企。

  2024年,分板块看,沪市主板民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.6%,高于市场整体水平。多项经营指标呈现优化:总资产周转率同比转增,存货周转率同比提升,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幅逐季扩大。科创板中,有195家民营企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、净利润双增长,41家营业收入增速超50%,86家净利润增速超50%。

  深市和北交所民企同样呈现经营质效提升态势。深市方面,2024年深市民营企业中超七成、1586家公司实现盈利。北交所中,2024年67%的民企营业收入保持增长,26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%以上。

  民营上市公司经营质效提升,离不开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、坚持创新驱动,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。

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,2024年民营上市公司创新活力强劲,整体研发强度4.19%,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。

  A股不同板块均呈现这一趋势。据统计,沪市主板民营企业全年研发投入达2664亿元,研发强度高于主板整体水平。科创板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合计为846亿元,同比增长5.31%。深市民营企业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5287.77亿元,同比增长4.12%。

  其中,有多家行业或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全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元,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10%的公司也为数不少,多集中在新能源、生物医药、先进制造等高技术领域。

  从上市、融资到各项机制安排,资本市场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金融助力。

  北交所2024年新上市公司中,九成为民营企业,融资金额合计超40亿元,有效支持了企业创新发展。深市民营企业积极利用股权激励工具发挥长效激励作用,约200家民企推出股权激励方案或员工持股计划,规模超20万股。回购增持贷款引导效果明显,沪深北交易所不少民营上市公司公告回购增持计划,助力提升投资价值,强化投资者回报。

  在资本市场助力下,不少民营上市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,投资信心亦稳步提升。以沪市科创板为例,有154家公司上市后营收实现翻番,70家公司净利润实现翻倍或扭亏为盈。2024年,科创板有160余家次民营上市公司公告拟投资建设新项目或项目建设进展。

  近年来,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出台。在上市公司年报中,不少新能源、先进制造、农业、生物医药等领域公司提及相关政策对行业和企业的积极影响。

  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,中国证监会近期表示,将做好民营企业股债融资支持,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,加快培育耐心资本,吸引更多优秀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强做优做大。

  业内人士表示,在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举措和资本市场助力下,民营上市公司研发创新和技术应用将获得更多支持,助力其不断拓展发展空间,持续释放发展活力。

  (新华社 记者 姚均芳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吉林节后“第一会”连续十年聚焦优化营商环境

安菩见证了千多年前的丝路传奇,如今中乌友谊又续写。2017年,洛阳与乌兹别克斯坦古都布哈拉签署缔结友好城市备忘录,两地正式结为友好城市。

台湾青年抗日战争历史研习营在沪举办

自2017年中国(浙江)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以来,舟山紧紧围绕战略定位,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,聚焦油气全产业链建设,走出了一条“无中生油,聚气发展”的特色化、差异化发展道路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
中蒙学术研讨会召开 两国专家多角度探讨高水平对外开放

这很耐人寻味。因为如果你在某些问题上采纳西方的话术,那么你就会被认为是“独立的”。但如果你在某些问题上不同意他们的观点,那你就是被中国收买了。他们不想讨论或争论我的观点,他们想做的是指责你,以此让你闭嘴。

香港再成功引进25间重点企业 李家超称有信心迎蓬勃发展

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宋海岩认为,旅游需求的准确预测是所有与旅游相关商业决策的基础,旅游研究需要一个基于网络的旅游需求预测系统。因此,就粤港澳大湾区网络旅游需求预测系统的发展目标而言,要不断扩展云端大湾区网络需求预测系统,并将其打造成为旅游业的综合数字监控平台。

WTT新加坡大满贯赛:马龙/林高远夺得男双冠军

峰会框架下的中国—东盟商界领袖论坛,亦聚焦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的新机遇和新挑战,围绕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、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专题研讨。会上将发布《中国—东盟商务理事会关于中国—东盟经贸合作政策建议报告》《中国—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升级发展规划(2025—2035)》和《中国与东盟工商界共同推进中国—东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南宁倡议》三项成果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